推書No.35 艾瑞斯‧梅鐸《大海,大海》:危險的愛情詭計──愛,不是你腦海的劇本


清酒的味道仍會讓他想起女人的眼淚,跟海水一樣,有淡淡的鹹味。

半靛青半透明的大海,拍打礁岩的泡沫,受海浪淘洗的記憶,一切漸漸脫離人類的掌控。


像匹跑累的脫韁野馬,特意放慢生活的腳步,生命的秘密與禁忌在主角所書寫的回憶錄中一一浮現。

他的名字是查爾斯‧阿羅比,曾享譽一時的舞台劇導演,退休後買了一棟臨海的房子,打算懺悔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生:

「過去會埋葬過去,而且並會以沉默告終,但那可以是一種有意識的沈默,是張開眼睛的。」


這棟造型奇特的房子就蓋在岬角邊,與村落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,很適合他乖僻彆扭的性格。

有些專家認為,童年的經歷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方向。

對生物來說,那幅世界最初的圖像,有著強大的心理暗示。


查爾斯兒時家裡沒有閒錢,父母從不上劇院,也絕少外出的機會。

「我們一家三口是孤單而笨拙相守在一起的一家人。

   當時我還不知道何謂『失敗』,對金錢、地位、權力、名譽這些東西事情還一無所知──這些東西後來似乎以千萬種形式牽引我的一生。」

即使不理解,也願意相守。許多故事都是這樣的。

那或許也是種幸福的人生,可是並非查爾斯想要的人生。


中學時期,有位老師是莎士比亞迷,曾嚮往當演員而未能如願。

在老師的帶領下,他逃出枯燥簡單的生活,逃進舞台藝術的魔法中。


對我而言,劇場的魔力在於人們可以在同樣的空間,經歷著不同的時空,就如查爾斯所說的:

「劇場是一個讓人著魔的地方,它不是一片輕柔的夢土。

   一個希望與失敗交互循環的地方,失業、貧窮、失意......將現實活生生擺在一個演員面前,

   那是一個人為的當下,它本身就暗含底線與結論,不容許觀眾有個人思考的餘地。

   它讓觀眾又哭又笑,飽受折騰,錯過最後一班回家的火車。

   而就像婚姻生活,劇場生活也可以很快讓人認識到人類靈魂的狹隘性:

   開演一齣新戲時的興奮、不受歡迎時的震撼、長途旅行的疲乏、下戲時的無家可歸感;

   戲劇這一行就是不斷地建構和拆毀。」


他自承:「我那個飢餓和緘默的靈魂所需要的,就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向世界咆哮回去。」

他的許多願望理想,都在劇場實現了,他比誰都不甘心被比下去。所謂生活就是戲,他已經贏得人生這場遊戲。


大海是一塊海綿,將各種混雜的氣味與聲響完整吸收,讓有些回憶,像從未發生過一樣。


鄰近的村子名為納羅迪恩,房舍多以黃石建成,村裡有一家雜貨店,沒有販售泰唔士報和電池,村裡沒有肉店。

有一座十八世紀的教堂,以及迷人的墓園,很多墓碑上刻有帆船、船錨和鯨魚圖案。

以為有這些帶來的新鮮感,也就夠了。


直到某天到村裡採買的回程路上,意外重遇初戀情人哈特妮,曾經的記憶、想法、氣味撲面而來,那一直在內心深處累積、埋伏的情緒瞬間跳出來,讓他的心從此不得安寧。

原來在某種時候,所謂渴望,會脫離現實的節奏,張開翅膀自行飛出來......。


他們在中學時相戀,後來哈特妮突然離去,另嫁他人,從此消失無蹤。

查爾斯告訴堂弟詹姆斯:

「我發現我對她的愛沒有改變,從我生命的開始一直到現在......

   我會與她重遇真是幸運得不可思議,就像是命運的安排。

   她過得很不快樂,當她祈求我出現時,我也真的出現了。

   接下來我當然要拯救她,然後在我們的餘年帶給她快樂。」


故事從這裡開始混亂起來,像是颶風般狂捲翻騰。

那大海,就在讀者的心裡澎湃迴盪著,它鋪天蓋地而來,包圍著、滲透著、激動著你,難以自拔。


詹姆斯大概是全書中最清醒的人,從查爾斯吐露的話語中梳理脈絡,勸道:

「你認為自己一直愛著這個女人也許只是錯覺。

   你憑什麼這樣認為?

   我不認為你會還愛著一個已經那麼多年不見的人。說不定那只是你最近才想像出來的。

   你真的知道她的婚姻怎樣嗎?你說她不快樂,但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。

   一段婚姻能持續很久,代表夫妻雙方具有很高的協調性,哪怕它是不美滿的,但我們必須尊重舊的結構。

   你固然認為她的丈夫不怎麼樣,但他也許是適合她的,不管她重新遇見你時有多麽震動。」

   她曾說過想被拯救嗎?」

「沒有,可是......」

「她丈夫對你是什麼態度?」

「他出言警告我。」

「我建議你接受警告。」


當然,已經著了魔的查爾斯不會接受警告,無論是來自詹姆斯、哈特妮,還是哈特妮的丈夫,或是任何知情的好友。


哈特妮:「你懷念的是過去,但我已不是過去的我。沒有外人可以了解別人的婚姻。」

查爾斯:「在我看來她仍然身在夢中,是一個鎖在自己惡夢裡的女人。」


查爾斯:「她愛我。她只是被洗腦了。」

查爾斯以前的情人:「婚姻就是洗腦,這不一定是壞事。像你的腦就該好好洗一洗。」


查爾斯兩次婚姻失敗的好友:「你從沒結過婚。那太複雜了。你以為夫妻間一點口角就表示他們的婚姻會完蛋?不是這樣的。」

詹姆斯:「嫉妒心會為愛之生而生,卻不一定會隨愛之逝而逝。」


我必須承認,我大學時期初次讀到這本小說時,完全帶入查爾斯的思維。

即便過了那麽多年,某些複雜的情感還是緊緊勒著他。

他用自己的情感需求建造一個牢籠,把哈特妮放在裡面。

他的各種強烈感情圍繞著她:虛榮心、嫉妒心、報復心,還有對自己青春歲月的愛。

但哈特妮是現實中的人,不是由他撰寫的劇本裡的人物。

書頁會生成虛假的希望和無垠的夢想,現實生活卻充斥著敵意和爭執。


誰都擁有童年的夢,很甜很香,像是一整個夏天都窩在樹上,在自由乾爽的氣味裡做了一個醒不來的夢。

但人生就是人生。

我們永遠無法預見自己人生會是怎樣。

時至今日,我敢說多數人的一生都爛透了。

只有年輕時,我們才會以為自己的人生是別的樣子。


大部分我們對自己的瞭解都是偽知識。

我們都是嚇人的自欺者,擅長於膨脹我們自以為重要的事情。

人都是愛撒謊的,就連我們自己也不過是虛假的存在,是一束束的幻象所構成。

我們真的可以知曉自己的真正思想感受和背後的行為動機是什麼嗎?


更何況,要建立一種關係並不容易。不是你挑了誰就可以。那不是單靠思考和意願就可以成功的。

大部分真正的關係都是自然而然產生的。


某天當我走在街頭,再遇見過往的遺憾時,已經不再去追問為什麼,

答案其實就在那裡,彼此都心知肚明,只是沒機會坐下來慢慢說開。

情感本就是流動著,當日子不斷推著人往前走的時候,細微的變化逐漸塵埃落定,

兩人之間的距離、心裡裝的事情,都不在一個頻道裡了。


曾以為弄丟我們等待已久的珍貴未來,如同掌心的花蕊,順手一甩就變成星塵。


一片大海裡,共埋藏了多少份失落的美好?分解了,被腐蝕了,化成很小的部分,還會被蝦蟹啄食。

最終,好像消逝得乾乾淨淨,但是,氣味還在,好像證明那存在沒有消失,久久不去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心的裂痕,那是光進來的地方—我如何從職場霸凌的黑暗走出來

《葬送的芙莉蓮》教會我們開心的魔法

從A到B:故事的起點_故事打造工作坊Day1筆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