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5的文章

推書No.35 艾瑞斯‧梅鐸《大海,大海》:危險的愛情詭計──愛,不是你腦海的劇本

圖片
清酒的味道仍會讓他想起女人的眼淚,跟海水一樣,有淡淡的鹹味。 半靛青半透明的大海,拍打礁岩的泡沫,受海浪淘洗的記憶,一切漸漸脫離人類的掌控。 像匹跑累的脫韁野馬,特意放慢生活的腳步,生命的秘密與禁忌在主角所書寫的回憶錄中一一浮現。 他的名字是查爾斯‧阿羅比,曾享譽一時的舞台劇導演,退休後買了一棟臨海的房子,打算懺悔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生: 「過去會埋葬過去,而且並會以沉默告終,但那可以是一種有意識的沈默,是張開眼睛的。」 這棟造型奇特的房子就蓋在岬角邊,與村落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,很適合他乖僻彆扭的性格。 有些專家認為,童年的經歷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方向。 對生物來說,那幅世界最初的圖像,有著強大的心理暗示。 查爾斯兒時家裡沒有閒錢,父母從不上劇院,也絕少外出的機會。 「我們一家三口是孤單而笨拙相守在一起的一家人。     當時我還不知道何謂『失敗』,對金錢、地位、權力、名譽這些東西事情還一無所知──這些東西後來似乎以千萬種形式牽引我的一生。」 即使不理解,也願意相守。許多故事都是這樣的。 那或許也是種幸福的人生,可是並非查爾斯想要的人生。 中學時期,有位老師是莎士比亞迷,曾嚮往當演員而未能如願。 在老師的帶領下,他逃出枯燥簡單的生活,逃進舞台藝術的魔法中。 對我而言,劇場的魔力在於人們可以在同樣的空間,經歷著不同的時空,就如查爾斯所說的: 「劇場是一個讓人著魔的地方,它不是一片輕柔的夢土。     一個希望與失敗交互循環的地方,失業、貧窮、失意......將現實活生生擺在一個演員面前,     那是一個人為的當下,它本身就暗含底線與結論,不容許觀眾有個人思考的餘地。    它讓觀眾又哭又笑,飽受折騰,錯過最後一班回家的火車。    而 就像婚姻生活,劇場生活也可以很快讓人認識到人類靈魂的狹隘性:    開演一齣新戲時的興奮、不受歡迎時的震撼、長途旅行的疲乏、下戲時的無家可歸感;     戲劇這一行就是不斷地建構和拆毀。」 他自承:「我那個飢餓和緘默的靈魂所需要的,就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向世界咆哮回去。」 他的許多願望理想,都在劇場實現了,他比誰都不甘心被比下去。所謂生活就是戲,他已經贏得人生這場遊戲。 大海是一塊海綿,將各種混雜的氣味與聲...